数字化改革是浙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从整体上推动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治理能力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根本上实现全省域整体智治、高效协同,努力成为“重要窗口”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以袁家军书记在6月24日全省推进会上的讲话为标志,全省数字化改革正进入“体系化规范化”推进的新阶段。
交通运输局把握好三个转变方向,对准跑道,深化落实数字化改革工作部署,以数字赋能为牵引,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依托精细化系统平台以及各类应用场景,及时解决交通领域中高频多发、反映强烈的痛点难题。目前共有两个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被列入省第一版交通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清单,
一、专班运行,全面统筹齐发力
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数字化改革工作,聚焦数字赋能,全面激发交通运输发展活力,打造“智慧交通”。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由局“一把手”亲自挂帅,组建数字化改革专班,落实牵头科室,并定期召开协调会,牵头科室和业务科室互相交流工作进度情况,分析重点难点问题,部署下阶段重点工作,通过周报、月会、月通报、年度评比考核等制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地。二是提高思想认识,找准正确跑道。各科室根据省、市交通数字化改革行动方案,全体参与业务梳理、任务拆解,并制定相应工作清单和责任清单,以需求为导向,谋划特色应用场景,形成《场景建设工作方案》。找准落脚点,通过改革推进工作,撬动交通全方位数字化转型。三是凝聚部门合力,早出工作实效。抓牢数字化改革重大需求、多跨场景应用、重大改革“三张清单”,体系化规范化推进数字化改革。加强与省厅、市局的沟通,多次赴省里、市里就数字化改革进度交流汇报工作,加入省厅成立的“浙里畅行”工作专班,并配合参与智慧停车和农村客运两个模块的工作,每周开展“线上+线下”常态化交流汇报,并完成多次数据对接。
二、聚焦民生,“数智”服务解难题
为保障城乡居民安全出行,提高现有城乡公交运行效率和安全水平,交通局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搭上数字化的快车道,打造集“群众服务端、企业运营端、政府监管端”于一体的“农村客运数智服务与监管”改革应用场景,发挥“服务+运营+治理”三位一体作用。一是聚焦运营质量,提升服务品质。建立公交运营质量监测模块,继续拓展城乡公交里程监测系统,建立精细化公交运行评估评价体系,构建运营服务、线网性能、乘客出行、安全管理等多维指标,实现公交运营情况的信息化记录和跟踪管理,同时打造公交智慧云图驾驶舱,实现一张图可视监管,满足政府对企业运营监控、成本补贴、线网规划等数字化监管要求。二是聚焦行车安全,筑牢平安防线。建立公交安全行车监管模块,探索强化与交警部门数据共享,基于行车安全卫士数据、事故数据、公交车辆GPS动态数据、山区安全行车线路图等,从驾驶员、公交车辆、道路、场站等多个维度评价公交安全管理水平,全面构建公交安全管理一张图,化事后管理为实时管理、化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同时将城乡公交接入联网联控平台,实现车辆位置定位、车辆调度等功能,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三、服务提速,项目审批“跑零次”
为解决地方公路建设中计量支付审批效率低、公开程度低、时间周期长、工作反复、监管能力弱等难点,交通运输局依托精细化系统平台以及各类应用场景,打造公路建设“工程计量网上办”监管平台。一是计量审批“零跑腿”。通过计量支付数字化研究,参建各方通过在线申报、自动填报、实时提醒与审批、意见公开、动态反馈,减轻计量工作强度,提高项目管理沟通效率。施工单位原先需要跑多个部门提交纸质材料进行计量审批,一圈下来得花上半个月时间,现在只需在线上按时填报数据便可实现“零跑腿”审批,快则1-2天,慢则一个星期即可完成计量审批,大大节约审批时间。二是项目进展“大提速”,通过计量支付数字化研究,线上简化和重塑计量支付办事流程、提升计量支付水平,实现各工程项目进度产值自动统计、计量数据数字审核、报表图表在线生成。参建各方通过在线申报、自动填报、自动计算与验证、实时提醒与审批、意见公开、动态反馈,减轻计量工作强度,提高项目管理沟通效率。项目监管单位、建设单位在线掌控资金动态,提高决策能力,提升工程管理效率,增强管控力度,实时监督。目前,东黄线项目正处于线上试运行阶段。三是服务沟通“点对点”。交通局工作人员主动靠前服务,深入走访联系企业,“点对点”沟通对接需求,邀请平台研发公司为相关职能科室、项目施工单位、全过程咨询单位进行业务培训,帮助其快速掌握线上计量申报等有关材料筹备要求,并安排研发公司进驻施工现场,手把手指导施工单位工作人员网上申报。目前该应用的推进处于系统的试用调优阶段,我局及时采集试运行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升级平台。